貸款試算 教你如何輕鬆過件
2016-04-30 12:43
許多人應該被債務或金錢上的問題壓得喘不過氣
往往走上不好的方向高利貸之類的..
今天分享一個好資訊給大家^^
免費諮詢專業人員
最快的時間解決你所遇到問題
解決你個人困難幫助你的問題
近來藝人黃安旅居中國卻返台就醫,連帶引發了醫療與納入健保是否為普世人權的討論。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坦言,他也討厭黃安,但不能因此限制就醫,「若修法限制其就醫權,就是人權倒退,國家會完蛋」,但這主張並未得到普遍共鳴。然而該事件為何演變成為是否符合健保資源是否公平正義的爭議呢?甚至入保資格審查、停保再加保、差別化保費與自負額都成為沒有共識的議題,或許這是因為未把健康人權與健保資源分配權做明確的區分與界定的緣故。世界衛生組織( ?WHO)秉持聯合國在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精神,宣告「所可能得到最高標準的健康」乃是普世的基本人權,這是健康人權的條約基礎。但即使聯合國主張了對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生活水準的信念,也期許每一個人和社會機構銘記基本信念並透過教育來促進,但最重要的是,還需要透過國家在管轄下落實和國際的漸進措施,才可能實現這些權利和自由。因此各國在落實基本健康人權時,仍大多以國家為自然邊界,以公民為主要對象,因此在國家界線尚未能打破之前,這些理想上人權的理念如何能夠落實?一個國家的有效資源如何運用?公民如何在權利與義務之間求取平衡?根據國家治理的基本通則來看,盡責任義務的公民與未盡義務責任的非公民即使有相同的基本人權,但資源使用權必須與義務責任成正比,似乎也是普世價值。 ?例如,如果有境外生質疑受教育應該是基本人權,但為何他在台灣不能繳與本地生一樣多的大學學費時,或者合理的解釋是,在財政資源有限條件下的台灣,之所以仍然可以學費低廉,實是來自政府的教育補助,而其政府的教育預算完全來自於全國公民的經濟活動與納稅貢獻。所以即使在台灣學費因公民身份而有所不同,但若不損及教育內容,學費差異與教育人權並無矛盾。而進一步推論,如果醫療與教育相同,則在醫療水準無差別待遇的前提下,若健保費率與自付差額因公民貢獻不同而分級,也應該是合情合理的。其實健保不等於醫療,因為醫療是靠全國的醫療體系與醫護人員支撐起來的,健保只是財務管理與資源分配的主管單位而已。健康人權依賴的是醫護同仁的努力,憑藉的是他們的良知、尊嚴、榮譽、專業與任勞任怨,因此健保職掌的是以制度管理資源使用權,不等同健康基本人權。因此,加保資格的規定與差別費率的制訂是否應該符合公民正義?如果在基本人權與資源使用權做出明確的區分定義,或者就是上述爭議能否平息於共識認知的重要關鍵。或許有人認為台灣健保的美好其實是建立在血汗醫護與價值錯亂的基礎上,因此必須「砍掉重建」。然而,非常的破壞不保證健全的建設,因此,在體制內去改革健保的核心價值與行政倫理是比較務實的作法。醫療生態必須依賴醫護、病人社會與國家制度的三足鼎力來維持,所以每個角色都應該要加油才是。(作者現為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B2D4EDD17D880E26